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高水平发展(和音)******
中国同中亚五国实现“三个全覆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覆盖,将为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重要动力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就推动构建中土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并共同见证签署“一带一路”等领域合作文件。这标志着中国同中亚五国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覆盖。
中土两国理念相通,目标相似,利益相连。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土各领域多层次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友好关系日益巩固。中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全方位合作,推动构建中土命运共同体,将使两国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向前发展。中土构建命运共同体是在彼此尊重、坦诚互信、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更好地深化互利合作、照顾彼此关切、巩固世代友好。双方要在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尊重各自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战略对接,充分发挥中土合作委员会等机制作用,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为两国关系提供支撑;深化执法安全、生物安全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筑牢维护两国发展的安全屏障;加强各领域各层级交流,开展人文合作,深化人民感情,筑牢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意和社会基础。这些有利于两国实现发展振兴,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中土关系进一步提升,体现了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高水平发展。31年前,中国率先同中亚国家建交,开启了双方交往和合作的大门。31年来,双方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习近平主席去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未来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始终是中亚国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中国同中亚五国分别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开展合作的新机制,“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公开透明、互利共赢、平等互惠、务实管用,为深化中国同中亚国家全方位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办好首届“中国+中亚五国”峰会,将充分发挥元首外交引领作用,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实现新发展,助力双方更好应对共同挑战。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中国同中亚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开花结果,为地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截至2022年6月累计对华输气超4000亿立方米;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贯通,彻底改变了上千万人的出行方式;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功建成,打开了中亚国家通向太平洋的大门;中吉乌公路正式通车,成为跨越高山、畅通无阻的国际运输大动脉……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框架内,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成就。双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发展战略对接,将更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睦邻互信。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中国与中亚国家赓续友谊、推进合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必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网评:发挥组织作用,确保农村地区疫情平稳过峰******
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针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3年春节日益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由此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随之加大,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科学有效应对疫情和全方位全链条做好健康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尤为重要,也格外紧迫。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高效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推进农村地区疫情平稳压峰过峰,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
在基层疫情防控体系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关键位置。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拥有整合资源的优势,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包括村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农村党员等在内的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与群众离得最近,是防控工作中担当作为的重要力量。关键时刻显担当。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仅要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更要在守土有责、统筹协调中能打硬仗。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等唯有迅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农村地区可能出现的风险,才能确保农村地区平稳过峰。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并不是简单地向下“压担子”,而是依托于“上下联通”的责任体系和工作体系。这就要求“五级书记”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落实省负总责、市抓调度、县乡村抓落实的要求,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尤其是乡镇、村这一级,要重点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协同做好政策宣传、健康教育、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健康调查监测、感染者居家治疗照护、购药送药等服务保障工作。层层压实责任,级级做好工作,才能为农村地区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应该看到,我国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必须抓紧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针对农村重点人群,实行建档立卡、精准筛查,建立重点人群包人包户联系人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动态监测跟踪其健康状况。针对医疗物资需求,加强供需对接,加快药品配送,优先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药品、防疫物资配备充足。用好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把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动员起来,坚决打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疫情终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既重要又紧迫,各地区各部门要注重畅通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尽快妥善解决。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共同维护好农村地区健康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新春佳节。(仲田)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